法鼓山尋訪記
100.08.23 同狄武學長去金山法鼓山尋訪!
雖然來回坐了超過3個小時的車程,但是心中卻是法喜充滿,平安喜樂^__^
狄武學長帶我把法鼓山該走的景點都run過一次,
雖然法鼓山不大,但是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卻都充滿聖嚴師父的巧思跟自然樸實的法鼓禪風….
聖嚴師父說:其實他自己心中已經有一座自己的法鼓山,
但是為了讓大眾更明白佛法的真善美,他創辦了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聖嚴師父還為了法鼓山的整體建築及景觀規劃,聖嚴師父多次帶領建築師、佛教藝術家遍訪世界重要佛教聖地,揉合東西方的人文特色,以原生景觀的生態工法來設計建造法鼓山。
法鼓山是一座觀音道場,有三尊觀世音像,從進入法鼓山之後,
依序為來迎觀音,祈愿觀音,開山觀音,每一尊觀音都有其莊嚴柔和的法相,讓人感到平和靜謐。
其中還有一尊藥師古佛,他承襲了南北朝時期雄厚、樸毅的風格…..
然後還有法華鐘樓跟生命園區……
進入法鼓山,那邊的志工就很謙卑親和的迎接我們,
我跟學長一開始先去義工室寄放厚重的行李,
然後就去走訪開山紀念館,開山紀念館記錄了聖嚴師父過去的身影,
有他受戒的法砵,他的師尊簡介,還有聖嚴師父生平大事記…..
還有 像 慈濟靜思堂廣場那邊一樣 有造了他過去美濃閉關的模型
當然還有聖嚴師父的墨寶,跟一些法鼓山草創時期篳路藍縷的過程。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聖嚴師父閉關時的模型跟立誓血書。
逛完開山紀念館之後,我們接著去祈愿觀音殿,
我有特別注意祈愿觀音殿上面的匾額寫什麼,祈愿觀音殿由外而內懸有三塊匾額,分別是”觀世自在”、”大悲心起”、以及”入流亡所”
殿前有祈愿觀音池,會讓你眼睛一亮,心神舒暢,
那聽狄武學長說:祈愿觀音殿後還有水幕,可惜無緣得見。
進入祈愿觀音殿之後還是一樣,裡面的志工很謙卑親和,
跟我們講如何禮拜,如何祈愿,
而且還躬身送我們一瓶大悲咒水還有聖嚴師父的108自在語
那時心裡就OS:我們何德何能,讓那些志工菩薩這樣禮遇?
祈愿觀音像 兩邊 是聖嚴師父”大悲心起”的祈愿文
祈愿文如下:
平安順利的我。祈愿增福增慧,世界和平人安樂。
挫折困苦的我。祈愿消災除障,人人免難有幸福。
祈愿求福的我。許願廣結善緣,自利利他出苦海。
祈愿許願的我。大悲心起來還愿,救苦救難學觀音。
祈愿許願的我,大悲心起來還愿,平等普施學觀音。
念完祈愿文之後就是抽法笺,我抽到的是:
內心的苦難,增長我們的智慧,
生活的苦難,增進我們的福報。
我覺得實在很切中我心中所想所思,受用!!
拜訪祈愿觀音殿之後,我們去整個法鼓山的中心點,也就是開山觀音
開山觀音見證法鼓山開山過程,莊嚴肅穆的法相讓人心情平靜。
看過開山觀音之後,繞往禪堂,可惜不能進去,然後繞了好大一圈去看藥師古佛
藥師古佛有敦煌石窟的藝術風格,是一位善心人士捐贈的。
然後去生命園區,我還蠻喜歡聖嚴師父推廣的植葬的生命園區,
他讓人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不會陰森森沈悶的感覺,
接著去法華鐘樓,那個鐘樓也是讓人印象深刻,那個大鐘刻上整部法華經
聽狄武學長說,除夕之時,法華鐘會敲108聲,為大眾祈福祈愿,
狄武學長又說,他希望除夕之時可以上法鼓山聽法鐘聲,
我就跟學長分享我在佛光山普門國高中念書之時,
每天早上起床前約略五點多會聽到佛光山晨鐘的鐘聲。
逛完法華鐘樓之後,整個法鼓山算是逛過一遍了,
那時候肚子也餓了,體力也耗弱了….
可是狄武學長覺得無功不受,不願意在法鼓山用午齋,
我只好邀他去法鼓山本部的輕食區坐,
我還蠻推崇欣賞法鼓山輕食區的設計理念….
輕食區就是讓你用下午茶點心的小餐廳吧?可是你點完餐,是隨喜功德的。
我點了普洱茶還有燕麥饅頭,還續杯了一次:P
那邊的阿姨也很好呀!還問我這樣夠不夠。讓人覺得賓至如歸的感覺,
而且也是心甘情願的捐獻
逛完法鼓山之後,吃完輕食區點心,學長就說我下次可以再來逛逛自己想逛的點
然後就下山結束當天旅程了。
就我接觸佛教學校生涯以來,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念佛光山普門中學
大學四年念慈濟大學,雖然有受到佛光山和慈濟的影響。
但是就台灣的佛教勝地來說,我最喜歡法鼓山的靜謐樸毅,大巧不工
再來是慈濟精舍的平和,再來是佛光山…
我不得不說,我真的有受到狄武學長的牽引跟影響,
也覺得聖嚴師父是一位有才有德,慈悲親和的大師
經過一次法鼓山的洗禮,感覺身心都像被法譬如水的法水洗滌過…
身心親安,平安喜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