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全球化正對當代國家的公共治理產生明顯的衝擊,試說明全球化之意義,並分析全球化 對公共行政理論及實務所帶來的挑戰為何?(25 分)

http://ppt.cc/LO03

 

()全球化的背景知識:

1.全球化的意涵:全球化即是介於不同國度、地區、社團、組織、機構及各種議題與問題之全球性的互賴及聯繫網路現象,此一聯繫特別指涉量的增加、質的提昇、以及空間的延展性。

2.全球化的產生原因:根據拉豐泰因(Lafontaine)及米勒(Christa Mueller)的研究指出,全球化主要和四大發展過程息息相關

 (1)有關於文化歷史與文化社會學現象,由於受到現代傳播科技發達的影響,人類世界的時空距離無形中縮小,使得全球主義和分離主義的區隔,藉由全球文化認同的建立而變得愈來愈模糊。Ex:3M → α瑪丹娜(Madonna)、β麥當勞(McDonalds)、以及γ米老鼠(Micky Mouse)

 (2)政治經濟互動的頻繁

 (3)現代交通運輸電訊設備的發達 Ex:地球村

 (4)全球化發展間接地腐蝕了國家的主權

3.全球化的種類:

(1)經濟全球化

(2)文化與社會全球化

(3)生態全球化[空大行政學課本為環境全球化]

(4)政治全球化[空大行政學課本為軍事全球化]

()全球化對公共行政產生之挑戰

1.全球化影響的後果

(1)自由市場的霸權性質(2)多元文化的消失與維護(3)全球化的工具理性思維對人性及完整人格的割裂 → Ex:Marcuse所稱單向度的人(4)全球化浪潮中的民族主義

2.全球化對公共行政的主要意義

(1)民主政治所追求政治平等VS 資本主義的不平等(2)行政人員對於全球化之後推動營化的風潮,容易引發各國高層精英的腐化的現象要抵制之(3)公共行政從傳統的民政轉化成促進資本累積的社會控制工作,此種國家性格的改變,也應由具社會良知的所有行政人員所抗拒(4)提高公共行政的專業化,以回應全球化所帶來的國際標準(5)抵制把公民當作消費者的市場導向概念,以及將他們貶低為市場商品的作法(6)全球化使跨國企業權力集中,威脅社群及公共精神(7)行政人員應學習從更寬廣比較觀點,來體會未開發國家行政文化的基礎,以開拓個人的及專業的世界觀(8)全球化挑戰公共行政社群人類的良心,他們是全球社群利益的守護者,應該為全球不民主、不公道、不平等的事件做出貢獻

(政府該如何因應全球化

1.全球治理常見的作為

(1)對於涉及主權層次的限制,採取彈性的作法,避免對國際性的合作造成阻力,或是形成爭端Ex:世界貿易組織對於關稅擺脫傳統看法,採取協商互惠的作法(2)政府透過代理人從事全國治理的相關事務(3)為了因應全球化所產生的各種問題及現象,應制定或修改法律以達有效的治理Ex:制定規範網際網路的相關法律

2.全球治理的機制

(1)次國家全球治理 Ex:歐盟的區域委員會,也在跨主權政策的範圍內諸如:污染控制、罪犯防治等

(2)超國家全球治理 Ex: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等

(3)市場化的全球治理 α私部門主導所建立的規範體系Ex:國際金融證券市場協會、國際金融證券委員會組織、世界經濟論壇等 β基金會方面 Ex:福特基金會、世界企業會議

(4)非政府組織的全球治理 非官方 + 非營利之第三部門所帶動的全球性社會運動 Ex:愛滋病防治、新時代婦女發展運動。

1980年代新世界秩序引導大多數的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結構調整將順服於新全球秩序下的規範、規則與價值,並會修正與公私部門間的關係、政府在社會與經濟中的角色、市場擴展政治與經濟影響力的範圍。在此新局面下的重要詞語為重新調整、改革、重新定義、重新考慮、再發展等。以下為全球公共行政出現的結構變遷(Farazmand,1999):

1. 公、私部門關係的重新調整:市場化與民營化的全球運動改變了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公部門功能與活動的範圍與境界。許多國家在認同私有市場部門下經歷了重新界定與重新調整公私部門關係的過程,其基本原理為管理政府功能與改善經濟生產力與績效上獲得更大效率。除非政府願意讓出既定的公共政策領域以支持強調生產力與服務的民營化架構,否則「公共組織的責任不會消失」。

2. 組織的重新結構與重新設計:當重新結構時許多組織設計問題便浮現,主要的問題在於複雜、集權與分權、政府角色的改變與對組織適應性及彈性的影響、在傳送服務時協調多組織的努力、組織重疊的問題、在公私部門中責任達成的問題等。在全球化的新組織重新結構反應對分權彈性與分裂彈性、經由權威與權力的集中適當協調與控制的需求,新設計結構的管理、政治、經濟、組織面向須被地方與全球環境決定因素所採納。組織結構與行為的改變將會導致更多服待私有市場部門,且更多的官僚化會將會成為發展中國家組織結構的特色。行政人員與官僚文化會將其行政系統的既有文化與組織價值具體化(如西方組織的理性、非人性化)組織與價值的轉換會促使官僚文化與大眾文化間的鴻溝加深。

3. 行政改革政府改革行政系統的目的在取得合法性、改善行政績效、增加管理效率、增加組織彈性等。除非風厲雷行地執行行政改革計畫,研究發現行政改革常遭致失敗的下場。行政改革與市場化、民營化與民主化相一致,包括了地方行政系統的集權與分權、人事與預算系統的變化、行法規與解除管制的改變等。在發展中與部份發展中國家行政改革行動常跟隨著西方先進國家的腳步,而此種狀況將會造成發展中國家成為已開發國家的「新殖民地」。

4. 全球官僚體制新全球行政系統的調整需要大規模全球官僚體制,而此體制的特色為分歧、多方面的複雜性、相互依賴。此全球官僚體制可分為隱匿的與實際的官僚體制兩種形式,前者指與經濟、政治、軍事等有關的完全成熟組織,如World Bank、美國政府、IMF等;後者指聯合國及其依各種目的成立的會員組織與非會員組織。許多的國際議題、全球問題與衝突皆經由實際的組織加以處理。

基於上述之討論,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界必須學習全球化思考,全球化思考能讓公共行政與組織理論者更能了解當前公共行政本質。同時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研究應擴展到相關領域(如國際政治)。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官僚體制對技術與跨領域人才有高度的需求,且其是需要扮演協調全球公共行政活動的組織。全球公共行政中菁英定位的本質改變,在層級體制中最高領導群體會是專業的行政人員與官僚者。唯有全球型公共官僚方足以處理全球化新世界次序新挑戰。

二、試說明公部門組織採行全面品質管理的意涵、重要性及其優缺點。(25 分)

http://ppt.cc/NJt1

 IMG_0666

IMG_0668

IMG_0669  

三、在一個民主國家的政策合法化過程中,立法機關是最重要的決定者,而多數決是國 會決策的核心制度,請問:首先,國會與公共政策關係的特徵為何?(10 分)再者 ,政策推動必須透過議價協商,建構國會多數聯盟(majority coalition),請問其建構要件為何?(15 分)

http://ppt.cc/z9mh

IMG_0670

IMG_0671

IMG_067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煜恩 — yieshan 的頭像
    煜恩 — yieshan

    煜恩先生的恩典青雲志

    煜恩 — yies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