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政學Note By 阿撐 分享給國考M群夥伴

一、行政學概述
1.效率 VS 公平
2.右派 VS 左派
右派注重個人,自由市場競爭,效率取向,量化取向,小而美政府
→新公共管理(NPM)

~~~~~~新公共服務(NPS)社群主義 + 德性公民~~~~~~

左派注重公共利益,注重公平、公共利益,質化取向,強調文官行政人員之價值
→新公共行政(NPA)、黑堡宣言
3.微觀 VS 鉅觀
4.價值 VS 規範
5.量化 VS 質化
6.動態 VS 靜態
7.傳統公共行政:三大時期
(1)傳統時期 → 靜態分析 X理論 [科層體制]
(2)修正時期 → 動態分析 Y理論 [人性互動]
(3)整合時期 → 靜態+動態分析 Z理論[權變理論]

~~~~~~~~~~~~1970為分水嶺~~~~~~~~~~~~~~

8.新興公共行政:四大理論
(1)新公共行政(NPA) → 左派
→ 行政人員是人民主權信託者 + 憲政體制的詮釋者
(2)新公共管理(NPM) → 右派
→市場機制,小而美國家論
(3)新公共服務(NPS) → 第三條路
→ 社群主義 + 德性公民
(4)黑堡宣言 → 左派
二、行政學申論架構[行政學科可用:公共管理 + 公共政策
1.意涵(意義)
2.產生原因(背景)
→ 1、2屬於前言

3.特徵特性 + 原則
4.理論假定(假設)
5.功能 + 限制[優缺點]
6.策略 + 方法[設立原則]
7.比較(概念區辨) For CF
→ 3、4、5、6、7屬於主要論述

8.未來趨勢 + 建議做法
→ 8屬於 結論

9.舉例(For Ex.mple)
→舉例 是在前言,主論,結論都可使用的方法

10.補充 →研究途徑(研究方法)

三、行政學學習方法[行政學科可用]
1.綱目化(樹枝圖化;架構化)
2.圖表化(視覺化)
3.聯結化(串粽子化)
4.比較化(概念區辨)
5.生活化(For Example)
6.主題化(歸納) → 以繁化簡
7.子標題化(演繹) →以簡化繁
8.幾何化(面 → 線 → 點)


主題一 行政學的基本定向

一、行政學起源(發展歷史)
代表人物:1.Woodrew Wilson威爾遜 1887行政的研究
2.W.Waldo瓦爾多

二、公共行政的意涵[張潤書 + 林鍾沂 + 羅聖朋 + 吳瓊恩]
1.張潤書:
(1)政治觀點 → 政治行政二分論
代表人物:A. Freank Goodnow古德諾
名言:政治是國家意志的表現(靜態);行政是國家意志的執行(動態)
(2)管理觀點 → 科學管理(POSDCORB;POCCCC)
代表人物:A. Henri Fayol費堯 → POCCCC(計畫、組織、指揮、協調、管制)
B. Luther Gulick 古立克
→POSDCORB(規劃、組織、用人、指揮、協調、報告、預算)
C.我國行政學鼻祖 張金鑑 5M
(3)公共政策觀點:1970之後,公共政策運作過程5階段
→A.問題認定 B.政策規劃 C.政策合法化 D.政策執行 E.政策評估(Feedback)
(4)公共性觀點:公共性 = 效率 + 回應 + 前瞻

2.林鍾沂:
(1)政治觀點:政治本質 + 政治系絡 + 公共性
(2)管理觀點:泰勒 + 費堯 + 古立克
(3)法律觀點:法律運作 + 管制 + 國王恩典 + 盜竊行為
(4)職業觀點:
職業類別 + 行動中的理想主義 + 專業活動 + 學術領域(科際整合)
(5)綜合觀點:法定權限為基礎 + 政治運作 + 政策執行 + 履行責任

3.吳瓊恩:
(1)政治途徑:個人行為的外部性增加集體行動的機制 → 代表性官僚
(2)管理途徑:政治行政二分論 + 行政中立 → 層級節制
(3)文化途徑:強調內在價值(1970) → 雪恩 平坦式組織

三、典範(paradigm) VS 研究途徑(Approach)
1.典範意涵:(1)信念或信念系統(2)世界觀 → 規範性 → 何者重要正當合理
(3)觀察方式 → 如何看,出發點(4)普遍性觀點(5)最高共識單位


2.典範變遷過程:
前典範 → 典範1 → 常態科學 → 異例 → 革命 → 典範2

3.典範類型
1.尼可拉斯‧亨利(Nicolas Henry)5大典範
(1)典範一:政治行政分立時期(1887-1926)
(2)典範二:行政原理(1927-1937)
(3)典範三:公共行政即政治科學(1950-1970)
(4)典範四:公共行政即管理學(1956-1970)
(5)典範五:公共行政即公共行政(1970-~~)
亨利5大典範之評價
2.R‧B. Denhardt 丹哈特 4大典範

四、公共組織的公共性(公共特質) & 公私部門的差異
1.公共目的七大項(政府任務):
(1)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及權利
(2)確保重要資源不匱乏
(3)扶助弱勢族群
(4)加強經濟穩定發展
(5)提升整體生活品質以及個人發展機會
(6)保護自然環境
(7)促進科學 & 技術 發展增加人民福祉
2. Rosenbloom公共組織公共性:
(1)憲政體制
(2)市場機制
(3)公共利益
(4)主權特質
3.吳瓊恩歸納公共組織的特質:
(1)法令規章之限制
(2)權威割裂 權利分立
(3)高度公共監督(金魚缸效應;陽光法案)
(4)政治協商處於政治系絡之下
(5)多元主義:目標多元模糊不清不易測量
(6)不受市場競爭影響(獨占)
公共財 特性:A.生產 & 消費不可分割性 B.無排他性 C.無競爭性
(7)公共行政具強迫性 → 公共利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煜恩 — yieshan 的頭像
    煜恩 — yieshan

    煜恩先生的恩典青雲志

    煜恩 — yies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